导读:首家在港上市的以色列公司、云顶国际医药子公司Sisram Med2017年度业绩创历史新高,成为医疗美容器械领域的一匹“黑马”。近日, Sisram Med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刘毅接受《医药经济报》记者采访,与大家分享了Sisram Med业绩亮点背后的创新理念与国际化之路,并畅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。与大家分享报道精彩内容。
最近,医疗美容器械领域的一匹“黑马”引起业界关注:它就是第一家在港上市的以色列公司、云顶国际医药的子公司Sisram Med。现在,Sisram Med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研发制造企业。据最新年报显示,公司2017年收入1.37亿美元,同比增长16%。尤其是微创平台全球收入同比增长21%,该产品线在中国同比增长128%,在印度同比增长150%。
得益于政策利好、需求质量提升、技术创新和资本推动等因素,中国器械行业已成为健康产业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,同时也成为资本看好的热点。国内器械市场进入黄金时代,呈现国内市场国际化,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。
3月28日,CFDA官网发布《2017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》,去年国内高新医疗器械已有12个创新产品上市,医疗器械市场将会更加繁荣。值得正视的是,与国际品牌相比,国内器械产品规模仍很小,单品超十亿的几乎没有,就是过亿的产品也不多,如何在大市场、小规模之间找到平衡点,是国内产业界需要思考和面对的考题。
创新是驱动引擎
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预测,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16.8%。足见国内医疗美容器械市场潜力巨大,但这并不是一场机会均等的盛宴。
Sisram Med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刘毅说:“创新是企业高速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。公司虽研发、生产都在以色列,但在中国能量源医美市场,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6%,这份成绩单与公司一直强调研发创新是分不开的,去年公司97%以上的营收均是自主创新产品奉献的。”
他表示,Sisram Med专注创新研发和提升全球营销能力,通过并购整合来扩大医美器械与服务的市场覆盖,在港上市后企业知名度大幅提升,并创下其历史最佳业绩。
这一点对国内企业同样至关重要。眼下中国器械市场尚未出现行业巨头,既然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世界市场,那么真正的器械龙头会如何诞生?
刘毅表示:“中国初步具备了器械创新的基础,但技术和专业的结合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。创新能做到临床需求快速转化为产品。此外,营销方面也独具特色。除中国市场,北美、欧洲、印度和拉美都是重要市场,覆盖均衡、全球布局具有抗风险能力高的特点;同时直销和分销组合,在北美、德国、印度等市场采取的是与国际器械巨头一样的直销模式为主,其他国家和地区则用的是代理模式,而在中国,采取的是与独家经销商合作的方式深耕国内市场。”
据悉,Sisram Med拥有52项注册专利及20项专利申请,均为自主开发。旗下研发实体Alma Lasers已开发、生产及发售超过50个不同型号的医疗美容器械及超过100个用于手术、医美和美容板块上的应用端头型号。其中激光脱毛、皮肤治疗及塑形等产品构成了其医疗美容产品的核心支柱。Sisram Med的快速成长并非偶然,其背后诠释着相同的基因。
插上资本的翅膀
器械行业高度细分及碎片化,融资并购便成为增长最重要的手段。如美敦力上世纪80年代推进并购战略,经历50多起并购,从起搏器拓展至脊柱产品、手术器械等,并在大部分细分市场保持优势。
刘毅表示,会在国际市场继续寻找成长机会。作为中国最大的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供应商,通过与控股股东云顶国际医药合作收购Alma Lasers后54个月实现上市。他说:“战略性并购是Sisram Med拆分上市后的主要方向。未来会继续借力资本增强研发实力带动更多的创新产品,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。目前我们两条腿走路:一方面突出自主创新。去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到营收的9%。在资本助力下,未来像Alma Lasers这样的研发生产实体会更多;另一方面是战略性并购。全球范围内有合适标的,要么直接并购,要么从产品的销售代理入手,然后到通过建设合资公司或控股型并购等方式,最终成为平台型公司,因而自主研发与战略性并购两者须协同。”
如果把视野向前推,纵观国际医疗器械巨头的路径,绝大多数都是专业化出身,通过最初完成技术型的突破,做强产品力,再通过并购获得协同,最终成为平台型企业,这个过程资本是核心推动力。
以医美业为例,2015年中国整形美容行业产值达5100亿元,消费人次超743万,手术数量占全球整形手术总量的12.7%,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。医疗美容生机盎然,刘毅认为:“未来企业间的并购会更加频繁。考虑到现阶段中国进口替代的红利和趋势,选择国际上有成熟技术,且壁垒较高,在国内起步较晚的产品是不错的选择。公司上市后,知名度大幅提升,企业管理更规范,更重要的是资本成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。亚太市场是目前全球器械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,选择在港上市,既贴近大市场,又能兼顾融入全球资本市场。”
如果把创新看作是驱动力,那么资本则可以理解为腾飞的翅膀。
向全球提供解决方案
全球器械市场规模扩张,人口老龄化、消费升级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。中美贸易战最近拉锯战焦灼,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产品就有医疗器械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全球医疗器械前十强,美国有6家,中国则无一家入围,这说明国内外器械水平还有不少差距。
这是包括医美器械在内的所有企业需要深思的问题,况且只有企业做大了才会有真正的大产业。无论是剖析国际器械巨头还是分析类似于Sisram Med这样的新锐,都已印证一个道理:单纯靠营销产品没有出路。
“真正的大企业具有全球格局,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。”刘毅说,他们努力在朝这个方向发展。一枝独秀不是春,首先企业的研发、销售要全球化;其次要锁定专科,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;再者要注重产品间的临床配套,针对不同适应症提供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。
医疗器械作为多学科交叉的行业,其产业外延在不断扩大,并带来新增的领域市场。就市场本身来说,欧美以私人诊所为主,国内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的科室,如何兼顾做好两个市场?
刘毅说:“要注重突出服务生态立体化,拓展外延产品和服务。中国整体医疗环境与临床器械需求正在不断增长,除广大内需市场未被完全满足外,新政策淘汰的产品也将腾出部分市场。以激光医疗设备为例,脱毛、靓肤、塑形、除纹身以及临床治疗等需求旺盛,我们拥有激光、射频、脉冲光等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,这种独特的优势使公司按照C2M的战略能迅速向市场推出包含独立技术和组合技术的各类产品,如微创外科市场潜力巨大。”
器械行业涌现出的诸多黑马告诉人们,目前国内器械监管政策全面改善,尤其医疗器械上市许可人制度实施后,国外临床试验在国内被接受,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有机会考虑国际多中心临床,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,企业唯一的杀手锏就是创新。
扫一扫